DAY3回顾:从视觉到意象,打通短片到长片之路

10-09
用短片开启影像的无限可能,10月7日,后浪电影于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主办的青年创意短片交流展进入活动第三天,也是本次活动的闭幕日。

  海内外诸多优秀的短片作品于如约而至抵达现场,今日也不缺席两位大咖到场分享自己对于短片创作的可操作建议,助力创作者们更加顺畅地抵达观众。

  再次鸣谢塑三文化创意园、在三生活艺术家和探月学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得以在充满艺术气质的空间里共写影像之梦,于影像之海打捞光影碎片。

  李淼老师带来“影像美学从视觉到意象的无限思考”为主题的大咖专场分享。

  主持人郑照君到场主持,请李淼为在场及线上观众带来把他对于电影美术及美学的这样一个意向符号的表达的分享。

  李淼说,自己作为美术生出身,运气很好、起点很高。上大学的时候碰到的老师是佟华苗老师、曹久平老师,分别是张艺谋导演《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片子的美术指导、造型指导。所以一上来就学得非常系统。包括后面8年的时间,遇到的是现在美术行业里泰斗级的老师。

  李淼介绍道,电影美术一般分成两种美术,一种美术是现在在做的这种美术,比如《独行月球》《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这种制作量非常大,叫 production designer——要置景,花几千万去组建这个置景的团队,道具的团队要搭一座城,要呈现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觉奇观,这是好莱坞的标准流程。我们现在的观众有这样的期待,所以大片的美术就产生了,这是他现在最主要的工作。

  另外一种等同于文字翻译,看到剧本的时候,它会有很多心理描写,就像我们看这个小说的时候大量的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电影没法像广播剧似的说这个人想到了什么,然后旁边还有独白在说。电影很少用独白,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些比较抽象的、比较意境的东西画面去呈现这种想法,不需要用独白把主人公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很高级的,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需要动脑子呈现画面,这是另一部分工作。比如《我不是药神》,钱花得很少,但是它的美术主要呈现的是这一部分工作。

  对李淼来说,文字是基础,要先大概梳理一下,然后再把它影像化、视觉化。这个过程是从他做美术自己得来的一个经验,就是我们看到一个薄薄的短篇小说怎么变成一个电影剧本、怎么从一个电影剧本变成一个世界观的阐述,然后再从世界观的阐述变成美术概念的设计,然后再变成真正的电影。每一步的流程,自己也是从《刺杀小说家》学会的。

  他强调,美术不是为叙事服务的,美术是为塑造角色服务的,包括摄影也一样是为了塑造角色服务的,角色永远是我们一个电影里边最重要的东西。正如我们没看过没有角色的电影。所有的电影都有角色,没有角色那叫空镜,哪怕它是一只狗,它是一只蚂蚁,它是一个树枝,它有情绪,它是个角色。所以我们所有的美术、造型、摄影、灯光全部都是为塑造角色服务。

  有了角色才有故事,没有角色故事就不成立,所以,把钱用在这个角色上永远都是不亏的。
  在李淼看来,如果有 100 块钱,把这 100 块钱尽可能地都用在角色身上,最后美术肯定能塑造、能看得到。但是如果要把这 100 块钱用在场景上,有可能它其实是帮不到角色塑造的,角色其实没有真正能花到钱,就挺遗憾。
  他补充说,所以很多香港的电影花钱很少,他们都是把自己的精力大量放在了角色塑造身上。现在其实有很多人有点忽视这个角色的塑造,可能把钱用在大的置景上,在李淼看来,没钱的情况下,置景永远都是小的一个。哪怕你不管它,都不重要,但是颜色是在角色的服装上去能呈现出来的。比如,想要一个红色的场景,这 100 个人有 80 个人都穿这种暖色偏红的色调,那它场景就是个红色的一个呈现,所以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技巧。

  大咖分享专场的第一场由后浪电影记者飞檐主持,王竞老师作为嘉宾为现场观众带来:“从短片到长片要走的路与要避的雷”为主题的分享。

  王竞说,自己其实没有系统地学过导演创作或者是表演、编剧这些课,从毕业之后一直在做广告。参与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之前,作为摄影师参与创作的短片只有一部是剧情类的,是美国南加大的学生交流到电影学院来做的,然后就都是拍广告、纪录片、企业宣传片这样的。

  后来自己想拍电影的时候,第一部拍的片子就是李亚鹏主演的《方便面时代》,他表示,自己说实话,就是缺少一个哪怕是几部短片的拍摄的一个过程,所以严重地踩了一次坑。

  王竞真诚分享道:拍长片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儿,“搞不好会死人”。自己拍完第一部长片的时候,所有的胶片就堆在家的床底下,然后不能提、不能想、不能看,不愿意回顾。

  七年时间,谁提就会跟谁发火,就会说“咱能不说这个吗,那咱换个话题?”差不多这七年再也不想拍电影了,因为受伤很大。长片跟短片真的不是一个体量,那个体量不是说是一个翻倍的关系,而是让短跑运动员去跑马拉松,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会各种崩溃。

  所以,在没有做好资金上、人员上、经验上、心理上的充分准备的话,没有达到那个量级的时候千万不要尝试,因为它很可能就会是你的最后一部电影。

  王竞用文艺片和最近看的《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谈道最近对银幕大小的区别的总结和反思:“一部片子如果在小屏幕上去看和在 IMAX 上去看,那真的不是一部电影,这个差别是什么?大银幕提供了哪些?除了必要的台词,它是不是不会有什么太大损失,然后这个情节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这些东西都是在小银幕上去转述,不会被损失掉的东西。

  一部片子如果是低吸引力,第一瞬间是觉得激动,觉得特别这片子好看和震撼,但是等到回过头来,开始用脑子去想这部片子时候,又觉得这部片子好像也没什么。但是刚才你确实你享受到了,你看电影的时候你确实觉得它挺好,那到底怎么样?看完之后大家会怎么说?回来以后就看这个片子影评,结果看完之后就发现这个片子影评就激烈地分成了两方,然后有一方是给这片子打2星、3 星的,还有一方就是打了 5 星的。

  他向年轻创作者们发问:你们学了这么多年电影,自己也做创作,都知道一部好电影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比方说情节上的复杂性,人物刻画上的复杂性,包括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可要拿这个标准反过来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这些东西确实没什么,从一开始你就知道情节的结尾是什么,而人物从头到尾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中间也没有阴谋,也没有什么大的反转,冲突好像也看不大见,所以按照一个经典的叙事理论来说的话,这部片子可能确实不算是一个好像很跌宕精彩的一个片子。但是你又确实在影院里面享受到了,确实在影院里觉得它好了,所以就让人分裂好长时间。看《荒野猎人》的时候也从头到尾都觉得这片子很好,但是激动劲过去以后,再回来想,觉得这片子好像也没什么。就觉得这片子有必要拍三个小时吗?

  王竞说,不知道大家怎么样,但他个人看这种片子会觉得在小屏幕上去看就够了,没必要非要去大银幕。比如说《1917》《敦刻尔克》《奥本海默》《沙丘》,就会情节比较简单。包括对于《沙丘》的批评,也是说它情节简单,20分钟可以讲清楚的情节拍了两个小时,还有这么多人激动,其实他都不太懂这些观众在激动什么。后来他发现,观众其实也开始产生分歧了,那么可能观众也该分流了。

  对此,他总结和建议道,很多年轻导演真的就是第一部长片作品就做得很好,但目前做得好的这些作品是有共性的,第一,之前他们的作品孵化时间相当长,比如说在青葱也好,在什么坏猴子也好,就是有些这样一些孵化的平台在帮你。这个孵化的过程其实是在让你进入一个创作的准备。比方说剧本上的打磨,然后找各种剧本审核也好,监制也好,都在给你策划,去给你开会,不断打磨。其实在中间就在磨掉你一开始很多的有一些可能在想法上不成熟的东西,比方说剧情上的损失,也确实在让你去变得更成熟。

  第二是,这种平台会先让你去拍一些片段在这里面的,甚至是拍一些测试片,像这些东西也有帮助。有些人可能只拍了一部片子,但是从一个短片当中确实学到了好多。

0
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

热门

时尚推荐